IPO受阻、裁员近千人,微医是互联网医疗行业艰难的缩影
日前,据新浪科技、凤凰网科技等多家媒体报道,有知情人士爆料称,互联网医疗独角兽微医正进行一轮大幅裁员,员工人数已从去年的4000人降至3000人,未来可能进一步降低。此外,据媒体爆料,微医还在进行薪酬福利制度改革,包括降低基本工资、将员工薪酬和业绩挂钩等。
这不是微医第一次出现裁员传闻。在2019年底,微医就被爆裁员30%,甚至涉及多名高层管理人员。当时,微医APP端月活用户大幅下滑、营收增速疲软,种种不利因素萦绕头顶。但随后,由于疫情的爆发,互联网医疗风口再起,微医似乎已经度过了难关。
然而没人能想到,两年多以后,相似的困境再次出现。
在这一次裁员传闻背后,究竟只是微医自身业务遇上瓶颈,还是整个互联网医疗市场的大环境都将面临下滑?面对发展路上的种种阻碍,互联网医疗行业该何去何从?
三年亏近80亿,微医裁员实难避免
价值研究所认为,微医被爆裁员并不叫人意外。从去年申请上市时公布的数据看,微医用户规模虽然仍在不断增长,但营收、利润等多项关键数据表现并不理想。在监管大环境的变化下,其核心业务的发展也遇到了更多阻力。
招股书数据显示,截止报告期内微医注册用户2.2亿,月付费用户为2500万,接入了超过7800家医院和27万注册医师,业务已经覆盖全国超过95%的三甲医院。但庞大用户群,似乎是微医为数不多的亮点了。
数据显示,微医2018-2020年营收分别为2.55亿、5.06亿和18.32亿,2020年同比增长262.1%,体现了疫情爆发对其业务的助力。但横向对比来看,微医的营收规模和阿里健康、京东健康、平安好医生这三大互联网医疗巨头差距巨大。
财报显示,2020财年,京东健康总营收为193.83亿,十倍于微医;阿里健康和平安好医生也分别高达95.96亿和68.70亿,和微医都不在一个量级。
当然,这几家头部平台的营收模式、营收结构差异巨大,简单粗暴的对比未必能反映所有问题。但即便从更多细分数据看,微医也有不可回避的缺陷——比如持续的亏损。
数据显示,2018-2020财年微医分别亏损40.52亿、19.37亿和19.14亿,报告期内累计亏损近80亿。此外,其2020年非GAAP经调整净亏损为8.7亿,甚至较2019年的7.6亿进一步放大。而在同一时期,京东健康、阿里健康两大巨头已经纷纷扭亏为盈。
这一鲜明对比表明,微医的商业化模式尚未完全跑通,流血上市多少带点无奈。
天眼查数据显示,去年2月份完成4亿美元pre-IPO轮融资之后,微医已经先后完成9轮融资,引进了包括红杉中国、友邦保险、中投中财基金、高瓴资本、腾讯投资和五源资本等重磅股东。其中,红杉中国在天使轮融资便参与其中,先后领投了微医多轮融资,腾讯也是多次下场。
在价值研究所看来,融资进行到这个阶段,估值也一度达到150亿美元的高峰,上市是微医能给股东的最好交代。
但可惜的是,微医的上市计划一点都不顺利。
早在去年4月份便已向港交所递交IPO申请的微医迟迟没有等到聆讯结果,招股书也在10月份宣告失效,上市计划随即被搁置。而从IPO计划曝光后外界的反应来看,微医以医疗服务和健康维护服务为主的营收结构受到不少质疑,前面列举的数据也说明其盈利规模远比不上京东、阿里的药品销售业务。
在这种种压力下,上市计划流产、继而收缩业务进行裁员,也就不难理解了。
(微医近几轮融资回顾,图片来自天眼查)
当然,裁员不一定是坏事——换个角度想,这也是微医主动求变的表现。而推动微医进行业务调整的主要因素,仍然离不开上市二字——根据最新消息,微医或将放弃传统的IPO模式,转而通过SPAC合并上市。
在这里先跟大家科普一下SPAC这种上市模式:
SPAC全称特殊目的收购公司(Special Purpose Acquisition Company),是海外借壳上市的一种方式,集中直接上市、海外并购、反向收购、私募等特点于一体。和IPO相比,SPAC费用更低、审批耗时更短,过去两年开始风靡全球金融市场。
据中国基金报统计,自港交所年初正式开通SPAC上市通道以来,短短三个月已有9家公司通过此模式申请上市,主要来自生物医药、互联网科技和新消费领域。从申请SPAC上市的企业分布看,身处互联网医疗赛道的微医,在IPO计划受阻后采取SPAC模式再次冲刺上市,完全是顺理成章。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裁员传闻,微医的官方回应是“公司正在优化业务线,并将完善薪酬制度,以更好地激励员工”。价值研究所则认为,调整、优化业务线,或许正是为不久后再次冲刺上市做准备。
但是想征服挑剔的资本市场,光是裁员、调整业务恐怕是不够的——压在互联网医疗行业头顶的三座大山,每一座都不简单。
监管、竞争、流量,微医头顶的三座大山
事实上,不止微医,就连京东、阿里和平安三大巨头的压力也是与日俱增。
2021年,在中概股普遍暴跌的大背景下,互联网医疗板块难逃厄运。根据价值研究所(ID:jiazhiyanjiusuo)的统计,过去一年京东健康股价大幅下挫近70%,阿里健康和平安好医生股价也暴跌超60%,三大巨头的市值合计蒸发约7000亿港元。
上个月底,美银在一份最新研报中宣布将京东健康股价预期下调40%,表明了资本市场对该公司前景的担忧。刨去大盘走低和中概股遭打压等客观因素,互联网医疗巨头在股市的惨淡表现,还得回归到略显挣扎的业务表现上——监管收紧、竞争加剧以及线上流量枯竭,是它们过去一年遇上的主要麻烦。
1、监管层:监管细则不断完善
在监管端,国家卫健委去年10月份发布的《互联网诊疗监管细则(征求意见稿)》是压在互联网医疗平台头顶的第一座大山。
在这一份细则中,有关部门对互联网诊疗相关机构、人员、业务的工作作出了严格要求,以及全面叫停AI开方、先买药后补处方等踩红线行为。更重要的是,自从国家卫健委这份细则出台之后,各省市、地区的补充性监管规则也不断出炉,整个监管环境极致收紧。
尤其是对于营收极度依赖药品销售的京东健康和阿里健康而言,监管收紧线上处方药销售之后,其业务必然会受到严重影响。
2、竞争端:同质化问题日渐突出
除了监管层施加的外部压力之外,行业内部的竞争压力也是与日俱增。
目前,互联网医疗行业主要的细分赛道有医生助手平台、挂号问诊平台、医药电商平台和健康管理平台这几类,又以挂号问诊和医药电商发展最快,前者有微医和平安健康两个头部平台,后者则有阿里健康和京东健康两大巨头。
但问题在于,越来越多的玩家挤进这两条热门赛道之后,头部平台缺乏竞争壁垒的弊端显露无疑,同质化问题也变得日益严重。
以挂号问诊平台为例。在挂号等主要功能上,平安健康、微医和好大夫在线、丁香医生并无太多差异,无形中降低了用户黏性。此外,在数字化升级的大背景下,不少大型三甲医院也推出了自己的线上问诊挂号系统,更是摊薄了微医、平安的市场份额。
数据显示,截止去年上半年,国内互联网医院数量为1600+家,较年初激增近600家,其中不乏北京协和医院、华西医院等顶级医院打造的专属互联网问诊平台。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互联网医院分会会长文俭就直言,互联网医疗的同质化问题已经非常明显:
“现在建成的互联网医院存在闲置不用的现象,以及同质化问题,即都在做预约挂号、资料咨询、复诊续方、开方售药等非医疗核心业务。”
面对越来越严苛的竞争环境,一级融资市场已经率先作出反应。艾媒咨询的报告显示,去年前三季度互联网医疗行业融资数量为151起,融资总额428亿,虽比2020年略有反弹,但均较2019年的巅峰时期大幅下滑。
3、流量端:增长接近停滞
最后,再来看糟糕的流量状况。
艾媒咨询统计的数据显示,2021年互联网医疗用户规模增速不足4%,为近十年低点,且预计在未来几年仍将进一步下降。
(图片来自艾媒咨询)
以流量焦虑最突出的平安好医生为例。数据显示,截止去年上半年其累计注册用户为4亿,同比增长率为15.7%,这一增速对比2020年同期大幅下滑。与此同时,平安好医生的月付费用户转化率录得5.4%,同比仅提升1个百分点,进步也相当缓慢。
需要注意的是,和阿里健康、京东健康相比,平安健康的亏损状况更加严重,其中一个原因就是花了更多的钱来买流量。数据显示,去年上半年平安好医生销售及营销费用同比增长62.6%至11.04亿,销售费用率也弹至28.9%——在此之前,其销售费用率已经连续三年下滑。
这一系列数据都表明,互联网医疗领域的流量越来越贵,且获客效果越来也不理想。从这个角度讲,疫情后的爆发式增长或许已经提前预支了市场潜力,互联网医疗的存量竞争时代来得比预期更快一些。
面对合规化、同质化和流量枯竭这三座大山,互联网医疗行业过去一年可谓举步维艰。此情此景,不禁让人为仍在挣扎的微医捏一把汗。
积极调整业务想重启上市计划的微医,真的找到破局之道了吗?
线下场景潜力无穷,谁能成为“中国版联合健康”?
若弗斯特沙利文的报告显示,2019年中国在线问诊渗透率仅为6%左右,但在疫情爆发之后这一数据有明显增长,市场规模预计将在2023年前后达到千亿左右。国外的情况也类似,麦肯锡预计未来五年美国将有20%的门诊医疗服务向线上、向数字化转型。
换句话说,互联网医疗市场的潜力是无穷的,关键就看谁能抓住这一波红利。
价值研究所就认为,最近几年被频繁提及的互联网下半场概念,尤其值得我们关注。互联网下半场的核心观念其实可以总结为一点:线上运营/流量和线下场景的融合,对于互联网医疗行业来说,这个大趋势也是一致的。
以本文的主角微医为例,过去两年已经充分意识到线下场景的重要性,并作出了不少针对性布局。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要数HMO(Health Maintenance Organization,健康维护组织)社区医疗业务。
早在2018年,微医首个HMO基地就落户成都,开始涉足社区医疗护理业务。但来到2021-2022年,微医对这一块业务的投入力度明显加大。
一方面,微医加强了和各地政府的合作,共同打造数字化服务平台。
统计显示,微医的MHO业务目前已经在天津、山东等地顺利落地。其中,微医在天津帮助260多家基层卫生医疗机构搭建了天津基层数字健共体,以慢性病管理为切入点,向基层社区病患提供服务。
而在起步较晚的三明市,微医为12家主要医疗机构搭建了数字化健康管理平台,相关业务在当地政府的医疗改革“六大工程”中占据了重要位置。
此外,价值研究所还观察到,微医在今年初曾发布“区域数字健共体合伙人招募计划”,通过内部挖潜和外部招聘等方式,打造优秀的数字化医疗健康管理团队,以联合经营模式在全国各个区域加速推广HMO业务。假以时日,微医的HMO数字医疗业务或许会在更多省市全面铺开。
另一方面,微医也在积极改进支付端的用户体验,希望为用户提供更便利的诊疗服务。数据显示,截止去年年底,微医近20家互联网医院已全面打通医保支付通道,且在逐步接入补充商业保险支付通道。
根据官方说法,微医目前的发展策略是打造“医-药-保-数”全数字链条,以数字化赋能线下,尤其是基层医疗机构。以医保为核心的支付环节,是这条数字链条的重要一环,自然也是微医接下来的重点工作方向。
总的来说,通过和各地政府合作打造数字化问诊平台,打通包含诊疗、医保支付和复诊等环节在内的数字链条等一系列操作,微医的业务调整已经初见成效,且未来仍会继续加码。
据彭博社爆料,微医本轮业务优化就是围绕HMO业务展开的,目标是做“中国版联合健康”。
作为美国Top 5、市值接近4700亿美元的保险巨头,联合健康最赚钱的业务却不是卖保险,而是健康管理业务。在上一财年,健康管理业务营收占比超过40%,利润率也高于保险业务。
充分下沉到基层、社区,打造完善的数字化健康管理、诊疗服务体系,则是联合健康过去数十年的成功关键,也是微医需要学习的地方。
目前,联合健康的健康管理服务主要由Optum中心负责,通过旗下的健康管理公司、健康信息技术服务公司和药品福利管理公司三家子公司共同合作,为客户提供健康周期、健康监测以及综合医疗方案咨询等服务。在这三家子公司的共同发力下,联合健康的数字化服务链条已经非常完善,覆盖各个主要环节。
这一业务模式,正是微医如今发力的方向。
值得一提的是,想做“中国版联合健康”的,可不止微医——平安好医生也走在相似的道路上。
在2021年的投资者开放日上,平安集团联席CEO陈心颖曾阐释过平安好医生未来的发展规划:
“我们的规划是,覆盖用户端、服务端、支付端,通俗一点讲就是打造像联合健康那样的O2O2+会员制家庭医生平台。”
对标联合健康,是平安健康在去年10月份提出2.0深化战略后的最大改变。平安好医生为代表的健康服务业务,以及平安保险为代表的保险业务若能进行深度融合,将更加贴近联合健康的业务模式。
当然,平安也好,微医也罢,目前都还在调整、优化的阶段。想成为像联合健康这样的巨无霸,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写在最后
3月2日,微医宣布和碧桂园达成战略合作协议,双方将携手打造智慧创新型社区,未来还将进一步深化合作。在发布会上,微医董事长廖杰远和碧桂园董事局联席主席杨惠妍都对双方的合作表达了信心,并表示会全力构筑“医-药-保-数”四位一体的社区HMO服务体系。
正如前文所言,HMO服务体系对于微医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如果这条路能跑通,对于整个互联网医疗行业来讲都是一个好消息。
由于特殊的行业属性和消费者需求,发迹于线上的互联网医疗平台未来将不可避免地走向线下。促进线上信息和线下诊疗的融合、协调发展,是它们突破当前业务瓶颈的重要举措。
如今,微医已经迈出关键一步,阿里、京东、平安三巨头相信也不会甘于人后。在不久的将来,我们或许可以看到更多类似HMO,甚至更加优秀的服务体系问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