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案加入哪些元素,会成为爆款内容?
地球上每天都发生无数事件,作者们会写出无数的文章,为什么有些事件和文章会引爆传播,而有些更为爆炸的事件,却始终默默无闻的在小圈子传播?
这些事件中的哪些元素,刺激读者的传播欲望呢?
01 愤怒
回顾近年来的一些传播事件,你会发现传播度最为广泛的,大多是些恶性的事件,比如江歌被杀案、三色幼儿园案、以及更早的魏则西死亡事件。
而这些事件在传播的时候,大部分传播者附加的语气是“愤怒”。
比如咪蒙这一篇传播量级达到千万的文章,她的基础语气就是无比的“愤怒”。
而人们在朋友圈的小范围传播,依然也是基于愤怒的情感。
中国人有句话叫做“如鲠在喉,不吐不快”,这种状态大部分是在愤怒、生气的时刻。
当你愤怒时,你会有一种抑制不住“破口大骂”的冲动,这种冲动和动物在愤怒时会发出“吼叫”,是一个生理本能。
而现在,当你在媒体上看到令人愤怒的新闻时,由于当时人不在现场,你无法发泄你“吼叫”的冲动,因此就会转化为在朋友圈中的“破口大骂”。
02 情绪
既然愤怒是人类本能中,渴望表达出来的情绪,那么有没有其他类似情绪呢?
有一个简单的识别方法就是,这种情绪能否引发你的生理反应。
如果产生某种情绪时,你会有一种大声喊叫或者肌肉紧张的反应,那么这种情绪很可能是一种具有高度共享性的情绪。
比如兴奋。
当运动员获得胜利时,就会兴奋的有想要“大声喊叫”和产生“肌肉紧张”的反应。
当你考大学时,获得了清华的录取通知书,你也会兴奋的想快些告诉别人。
而负面情绪,除了愤怒,担忧也是一种高共享性的情绪。
当我们产生担忧的情绪时,总会有一种跟他人倾诉的冲动,如果实在找不到人,我们甚至自言自语“怎么办、怎么办”。
比如当幼儿园的侵害案件不断发生时,很多母亲都会在自己的社交网络,来表达自己的担忧。
当看完《战狼》或者《红海行动》等比较热血的电影后,是什么情绪推动我们将有关信息分享出去的呢?
是“敬畏”。敬畏的情绪也是一种高度共享性的情绪。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一条狗狗在自己的同伴遭遇车祸,躺在马路上时,它舍命相救,想把伙伴拖到路边。
我们看到这个场景,会激起大部分人心中,对于生命的敬畏和感动。
而视觉志前几年引发大规模传播的两篇文章,都是此种类型。
《谢谢你爱我》,阅读量5000万+。
《朋友圈最真实的偷拍照:这世上除了生死,都是小事》,阅读量1000万+。
03 日常高频话题
在人们日常交流中,某些话题出现的频率会明显高于其他话题。
这些话题很可能已经谈论了几千年,但是人们仍然会以高昂的热情,来与好朋友讨论甚至争论。
“爱情”“亲情”就是这样一个典型话题,自有文字记载以来,爱情、亲情频繁的被人们以各种传说流传。
比如包含爱情元素的《董永和七仙女》《梁山伯与祝英台》、包含亲情元素的《卧冰求鲤》《劈山救母》等等。
类似的话题,在几千年来人们的讨论中,从未失去过兴致。
而其他话题,可能历史没有那么长,但在人们的生活中却也经常出现。
比如“房价”“求职”“城市压力”等等,都是在好友聊天时高频次出现的话题。
这些话题之所以会被高频次的提起,就是因为人们对于此类话题的敏感。
而出现此类话题的内容,在传播上也会比其他话题明显成功。
如果你仔细观察过“有书”“咪蒙”等微信公众号,你就会发现,它们每天几乎都是在讨论这样的话题。
04 让传播者有面子(社交货币)
在交往中,人们都倾向于以对方的某个“标志信号”来判断身份。
一个男生戴着耳钉,扎着小辫子,背着一把吉他,我们很可能会认为他是一个“民谣歌手”。
而一个女生穿着职业装,走路风风火火,我们很可能认为她是一个职场女强人。
人们谈论的话题,依然是有这个功能的:我们谈论的话题,会让人们了解我们是什么样的人。
所以由于这个原因,人们更加喜欢传播和分享,让自己看起来更聪明、更博学、更有趣和更有面子内容。
比如,当霍金去世时,关于怀念霍金的文章,就很快的刷屏了朋友圈。
这类文章的传播,就是因为它可以增加传播者的社交货币,以增加自己“博学”的正面形象。
05 共鸣
作为一名文案,我们都知道“共鸣”在品牌塑造上的重要性。其实强烈的共鸣,在传播上依然有巨大的威力。
读者之所以会对某篇文章产生共鸣,就是因为他对文章所传达的信息,有着高度的认同。
那么怎样的文章,是可以引发共鸣的文章呢?
就是读完后,你会拍着大腿说:这他妈就是我想说的啊!
咪蒙早期起家的两篇文章《致贱人》和《致low逼》,就是这样共鸣文章的典型代表。
因为读者本来就对这两种人怀有怨气,不知如何表达,而咪蒙用文字简单、有力并且带有情绪的表达了出来。
06 传播环境
当我们选定一个具有强大传播力的主题后,我们还需要注意传播环境。
大家应该还记得2015年,当中国正在举行盛大的阅兵式时,范玮琪不合时宜的发了一篇“晒娃”微博。
其结果就是引来众多网友的讽刺和痛骂。
范玮琪晒娃,做错了什么吗?并没有,只是时机不对。
同样的内容,在某一个环境,也许会引发大量正面的传播;而换一个环境也许就被埋没,或造成受众的反感。
当我们辛苦完成一篇文章时,它纵使自身各方面都达到了完美,我们依然要评估现在的传播环境,是否适合文章的发布与传播。
比如当年我们内容团队,曾经写过一篇关于亲情的文章,文章在审核时得到了内部人员的大量共鸣。
但是当时的环境是元宵节前后,我们整体评估之后,觉得时间节点不大合适这样略带伤感的内容,于是将文章暂时保存下来,留到母亲节发布。
结果果然与我们预料的一样,这篇文章在母亲节发布后,迅速被引爆了。
07 总结
1、以“愤怒”“敬畏”“有趣”“兴奋”“担忧”等情绪,激发的传播欲望最为强烈。
2、每天都会出现的高频话题,比如“爱情”“亲情”“房价”“都市压力”等等话题,在传播上会比较容易成功。
3、内容要让传播者看起来更美好,让传播者拿来使别人更喜欢自己。
4、在内容上要能引发读者的强烈共鸣,替读者表达情绪。
5、发布时机一定要经过评估。
参考书目:《Contagious: Why Things Catch On》《The Tipping Point》《 Fascinat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