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公益做成企业文化,本质是为了人人共赢
之前倪叔在写阿里公益的时候说,做公益的企业不少,但把公益做成企业文化的不多,阿里是其中一个。
就在今天,阿里公益生态年会上,花西子、十月结晶、隅田川、图拉斯等2021年十大爱心好店受到全场致敬。据悉,去年淘宝天猫上加入公益宝贝的商家达到了228万家,超5亿消费者在消费的同时,和爱心商家一起为公益事业献出力量,全年有700多万人次因此受益。
在这些数字之外,体现的是让所有人帮助所有人的公益逻辑,背后也再次印证了阿里确确实实将公益力量做成了企业文化。
首先是阿里公益的时间很长,在互联网公司里,阿里巴巴应该是最早一批做公益并且力度大到出乎意料的一家。这是企业层面,基因层面,阿里巴巴将公益当做他们做企业的某种初心,希望让世界变得更好,让人们的生活更便捷。
其次是阿里的员工也都热衷于公益,因为他们有制度保障。公司支持每位员工投身公益,当他们做公益的时候,那就是他们的工作。这是员工层面,真正从制度上保障了员工做公益是加分项,而不是让他们做表面文章。
最后,当企业和员工一起把公益做成了能为公司带来价值收益的某种文化的时候,这群人对于整个社会带来的价值就如同飞轮效应,在每一个需要公益的场景,阿里的人都会在场,且都有产出,能给人们带来实际的效益。
以上,就是阿里公益真正有价值的地方,从企业,到员工,再到社会,形成了一条完整的“根茎叶果”路线图。
公益基因生根,人人自发自觉
要说阿里公益的基因生根,就要把眼光放得高一些,以年为单位去看他们究竟做了些什么。
比如在过去的2021年全年,人人3小时公益平台上,平均每个人贡献了2.5公益时。全年有超过5亿网友,通过淘宝天猫上228万商家购买公益宝贝,这些消费产生的公益捐赠帮助到了214家公益机构的2450个公益项目,变成了对留守儿童、困境妇女、孤独老人等群体的爱心帮扶。
这个模式真正让人感慨的其实不是公益这两个字,而是改变了做公益的方式,让公益以一种新的形态渗透进了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以润物无声的方式,聚沙成塔,改变世界。
这种改变,不是一朝一夕,早在十年前,阿里巴巴坚持将营业收入的3‰投入公益事业,还强调“人人参与,才是公益”,而这个理念更是源自2006年的“爱心宝贝”。
当公益基因在企业内部生根,那么它的公益力量必然会荫及员工以及它所服务的群体,尤其是直接代表企业文化的员工行为,大家会自发将公益当做一种工作的方式。
事实上,阿里员工确实在所有的商业项目、本职工作的细节中将公益价值充分考量进去,让业务场景与公益行为产生深度结合。
比如阿里云的一群工程师就在2021年自发建立了国内首个技术志愿服务平台“码上公益”,一年间有6000多名爱心极客聚拢在该平台,为全国330多家公益机构提供数字化前沿能力,持续满足包括乡村振兴、大病救助、儿童救助等领域的公益需求,并为这些项目提供各类技术支持。
当一家企业把公益做成了企业文化,它的员工就会发挥主观能动性,自发自觉地将业务特长转化成公益价值,输送到需要帮助的各个角落,在大多数时候,这种能力输出的价值是金钱难以衡量的。
这就是公益型企业文化的力量。
公益心态,技术力量,解决社会问题
企业文化的力量,会感染人,驱动员工自发地参与公益。
除此之外,阿里更是从制度层面鼓励、保障阿里员工的公益行为,让员工做公益真正变成了一件后顾无忧且有正向收益的事情。
这次上海疫情期间,大家共同努力,诞生了许多感人至深的故事,而阿里人在其中的故事呈现出了规模效应。
阿里人在上海疫情期间让人印象深刻的公益表现,绝不仅仅是因为阿里的业务覆盖面大,不是因为他们人多,更是因为阿里员工将业务与公益融为一体,员工就像坚强生长的枝干,他们向着需求呼吸,向着阳光生长。
饿了么行政部小二贺小龙,在上海疫情期间成了管700多人的“大主管”。事情要从3月11日上海部分区域启动封控说起,饿了么第一时间紧急响应,两周后,全能超市社区团上线,目的是最大可能提升供应市民生活物资的能力。
前面的环节大家加班加点能解决,可到了最后100米,因为小区在封闭,谁来解决这最后100米的分拣和配送呢?
4月1日,贺小龙和伙伴们商量之后,对在沪的阿里员工们发出了“江湖征集令”,看看公司里有没有“英雄好汉”来当志愿者。结果出乎意料,短短一周多时间,报名当志愿者的在沪阿里员工就超过了1000人。
而在另一边,阿里巴巴的社会责任部门也积极响应,上线了在沪防疫员工志愿者守护计划,凡是上海疫情期间的员工志愿者,都将得到公司为他们提供的专项防疫保险,还给员工志愿者们报销防疫物资、手机费等等。
都说公益是反人性的,人性是自私的,其实是制度不到位、文化没走心,在阿里巴巴,企业支持,员工自发,所以大家做公益不必畏手畏脚。
人性当然有自私的一面,但也要看到,人性中有舍身为人的一面,区别只是在于,有没有良性的空间去激发这一面。
4月16日下午,北京病痛挑战基金会病友群里有一条求助信息,上海十几名丙酸血症、甲基丙二酸血症婴儿奶粉储备不足,其中一名患儿已经出现休克症状。
病儿的奶粉是特殊配方,有爱心企业第一时间捐赠奶粉,但仅有北京有存货。北京到上海,1300公里,可在疫情特殊时期,这个距离显得如此遥远。
物流公司大多没有能力接单,有一家能接单的,至少也要四天运达。时间来不及,已经有一名患儿休克,最晚要在两天内运到。
病痛挑战基金会找到了阿里健康的杨栋栋,简单说了原委,负责对接公益项目的杨栋栋也着急了,他当时的第一反应和前面饿了么贺小龙的反应是一样的:
去阿里内部发江湖征集令。
阿里巴巴,在这些不同的时刻,却成了具有同样功能与使命的平台,它不只是一个商业机构,更像一个公共利益应急处理中转站。
求助信息发出后,菜鸟物流很快就站了出来,说他们负责完成这个特殊的任务。又过了一小时,具体的配送方案出炉,这是一个“人肉接力配送”方案。
4月17日中午,病痛挑战基金会秘书长马滔、工作人员贾天宇,阿里健康工作人员杨栋栋到达爱心企业圣元集团生桐营养,拿到捐赠的10箱奶粉;项目组立即通知北京、南京、上海三地人员提前就位:南京菜鸟工作人员吴新雨在G17到达前一个小时,开私家车抵达南京南站接站;在吴新雨抵达南京菜鸟仓一个小时前,他的同事盛宇同在南京菜鸟仓安排好开往上海菜鸟嘉定仓的物流车等候;奶粉从南京菜鸟仓出发,上海菜鸟嘉定仓立即准备消杀流程、入园流程,并准备好配送车辆,立即装车,保证18日一早开始向患儿家庭配送。
4月18日早上6点,配送车辆开往市区,8点30分,第一个患儿接到奶粉,14点50分,所有求助患儿家庭接到奶粉。从奶粉上路到配送完毕,不到24小时。
争分夺秒,群策群力,这场由阿里员工联动其他机构共同参与的公益行为,是突发的,没有任何提前预案,但也可以说他们有无数预案,因为阿里的员工们在公益这件事上,有过太多的故事了。
故事与故事各不相同,部门与部门也不相同,但阿里人做起公益来的那份义不容辞的感觉,是相同的。
人人参与,企社共赢
企业和员工做了这么多公益,直接受益的当然是他们服务的群体,而这些群体进一步组成了全社会。
以阿里各个业务板块近一年来的公益实践为例,看看大家各自都做了些什么?这些公益行为又是如何实现“企社共赢”的?
上海疫情期间,盒马联动多家爱心企业将15吨炒饭、4000份面点送达8500位75岁以上独居老人手中;
饿了么发起“防疫微光”社区互助计划,在上海启动应急“歇业保护”机制;
淘菜菜在河南水灾期间第一时间开仓救灾,上海疫情期间超过100万斤新鲜蔬菜从淘菜菜送往上海;
飞猪联动深圳爱心酒店拿出空余房间,为冲在防疫保供一线的外卖骑手提供爱心空间;
菜鸟在过去一年先后启动应急物流项目,为很多城市免费转运防疫物资超过800万份;
大润发参与政府防疫保供,配合街道、社区对封闭小区开通社群集采,每天采购800吨生活物资;
天猫超市向上海新增500多名快递人员,单日配送物资超过5万件,41个猫超驿站开放,覆盖上海主要城区;
阿里云算法专家许敏丰和他所在的达摩院医疗AI团队开发出CT影像AI辅助诊断系统,应用于全国600多家医院,分析病例超过80万。
以上所述的这些阿里旗下的业务板块的人和事显示了这样一个共同点:尽管大家各自的公益行为有所不同,但都是结合各自业务场景,持续输出公益价值。
所以,阿里的各个业务板块在公益这件事上,实现了高度统一。
而背后的本质其实是企业以某种坚定的文化串联起了完整的公益行为路线图:
企业是根、员工是枝干、社会是环境。
早晨六七点出发,次日凌晨一两点回家,饿了么骑士钟海南最近这段时间整天奔波在上海的大街小巷,给宝妈们运送急需的奶粉等婴幼儿用品,他也因此被亲切地称为“奶粉骑士”。
有一单,距离超过60公里,他晚上11点半出发,期间经过各种通行证、48小时核酸证明检查,到达时已经凌晨1点多,用了3个多小时。
阿里在沪员工王婷婷,在小区做志愿者,后来又联系饿了么成为一名小区买菜团团长,“公司提供仓储、物流、货品、售后这些资源,但是它没办法送到小区里,只能团长承接这个工作。”
连续很多天,每天都是堆成山的货物,来运货的车一次比一次大,参与团购的人一次比一次多,从一个群裂变成了三个群。工作成倍增加,但她知道,也解决了越来越多的人的买菜问题。
更让她感到触动的是,小区里越来越多的人找到她也要当志愿者,一起来分担。
平时互不相识的邻居们,在这次小区封闭的特殊时刻,拉近了距离,大家也第一次感到自己不只是一个个体,更是一个群体。无数这样的群体,组成了我们的社会。
这是真正的多赢,更是真正的生态。
阿里巴巴理解与输出的服务,不止于商业行为,更是某种社会价值,这比商业更可贵,而反哺到企业自身,则是某种无形的商业价值,这才是企业与公益结合的最佳路线图。